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China AIDS:5409】 沈阳LB工作组办公室迁址、与活动室合并及联系方式变更启事

各位老师、同仁、朋友们:
 
由于今年经费紧张为紧缩开支,沈阳LB工作组办公室与活动室合并,现已迁至活动室新址,原地址永久作废。
 
办公室新址为:沈阳市皇姑区嘉陵江街71号7-3-1室 邮编:110032
 
工作组邮箱(lnboy@vip.163.com)、热线(024-82321069)不变;原办公电话永久作废,新办公电话为(024-86854610)。同新:18604031069  格格:15840501619
 
在此我代表沈阳LB工作组全体志愿者感谢各位老师、同仁及社群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帮助及关注,同时对于往来组织请将相关物资邮寄到新址,最后我们对因搬迁给您带来的不便表示由衷的歉意。

沈阳LB工作组
2010年5月17日
--

负责人:同新(QQ:100966901 新浪微薄:http://t.sina.com.cn/lnboy
E-mail:lnboy@vip.163.com
沈阳Lв工作组信息发布邮件组:lnboy@googlegroups.com
网站/Website:www.lnboy.net
电话/TEL:024-86854610(办公室)、024-82321069(热线)、18604031069(负责人)
地址/Address: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嘉陵江街71号7-3-1室(110032)

--
★杯葛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在中国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纪念雷诺舟在华工作 http://blog.sina.com.cn/leinuozhou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论坛"
A: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us: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中国艾滋病网络(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www.ChinaAIDSgroup.org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2010年5月16日星期日

【China AIDS:5405】 【专题】京华时报以“北京慧灵”为案例报道“北京社会组织登记将降低门槛”民政部门帮助找“婆家”中关村试点社会组织不需要“婆家”就可登记

社会组织登记将降低门槛

民政部门帮助找“婆家”中关村试点社会组织不需要“婆家”就可登记

5月12日,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学员和外国友人一起跳舞,该机构至今未在民政部门登记。本报记者周民摄

    成立一个社会组织,先要找“婆家”,再到民政部门登记。 

    但现实中,“婆家”难找,众多组织因找不到一个政府部门成为自己的业务主管单位(挂靠单位)而登记困难。 

    一项破冰新政为苦于找“婆家”的社会组织带来福音。 

    这项新政降低了社会组织登记门槛,民政部门将帮助社会组织寻找主管单位,并将在中关村试点社会组织无需主管单位就可直接登记。

    身份缺失

    5月10日中午12点多,演乐胡同110号小院内。 

    一群智障人员和几名外国人踢毽子,不亦乐乎。晓铭(化名)则在房间里忙着换戏服,“下午还有一批游客要来,我先准备好”。 

    在北京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呆了7年的晓铭,已成为慧灵的“台柱子”,他负责为外国游客表演书法、舞蹈。在来慧灵前,晓铭几乎不与人交流,平时父母照顾他,当父母上班时,就把他一个人锁在家里。 

    “我喜欢慧灵,有很多朋友,很开心。我还能挣钱。”晓铭说。按照慧灵的运行模式,智障人士每月缴纳400元康复费用,通过接待游客、售卖手工艺品、给游客们做饭、表演舞蹈等,每位智障人士每月可拿

    到一定的工资。晓铭每个月最多时能拿到500元,少的时候两三百元。 

    通过社会化的模式,对智障人士进行康复训练,慧灵让很多智障人士享受到了普通人社交、娱乐、培训和就业的快乐。成立于2000年的“北京慧灵”,尽管在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中小有名气,但慧灵至今未能在民政部门登记,挂的仍是在工商部门登记的营业执照。 

    根据我国相关立法,未获得民政部门认可的合法身份的非政府组织,亦即草根NGO,无权享受税收等方面的各种优惠。“企业的身份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北京慧灵的创始人孟维娜说,政府给予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慧灵几乎享受不到。 

    慧灵维持下去的资金,30%来自于智障人士的托管费,70%来自募捐,“募捐资金中的50%都来自于国外,国内的企业、个人比较在意我们的身份,外国人不计较这个,只看我们做的事。” 

    但由于慧灵提供不了免税发票,社会捐给慧灵的钱,也要交税,“很多企业不乐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慧灵的募捐”。孟维娜说,另一个麻烦是,每年全国助残日期间,慧灵搞一些大型活动时,因为企业身份,有时很难得到相关部门批准。

    “婆家”难找

    “我们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为了让慧灵活下来,孟维娜不得已去工商部门登记了企业执照,“身份合法了才能开展活动”。 

    回忆起找业务主管单位

    的过程,孟维娜直说“太难”。 

    早在1999年,孟维娜曾多次找过北京市区县两级残联,“那是很不开心的一个过程。”跑了大半年,她始终没能“说服”北京残联部门成为业务主管单位,自然也就无从去民政部门登记。 

    跟慧灵一样采取工商登记“活”下来的社会组织,孟维娜知道的就有十几家。但同时期,也有跟慧灵同类的社会组织顺利到民政部门登记成功的。孟维娜凭自己的经验认为,一个委办局愿不愿意成为社会组织的主管单位,“关键得看这个委办局对申请人的信任程度和关系好坏”。

    怕担责任

    北京另一家在应急救援方面颇有声望的民间组织——北京操作者俱乐部也同样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未在民政部门登记。 

    在2008年汶川地震、今年西南大旱、玉树地震发生后,操作者俱乐部的团队成员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展开救援,在2008年四川省抗震救灾总结表彰会上,操作者俱乐部的志愿者们还荣获“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称号。 

    “我们没登记是觉得登记程序太麻烦。”操作者俱乐部负责人赵培峰说,团队成立前他专门了解过注册程序,“找主管单位太难,别人也没义务来当。”但没有身份,最直接的就是导致团队开展活动困难,“我们进行野外救援集训时,找个场地,别人会让我们提供有关部门的介绍信”。 

    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员表示,社会

    组织最初以官办为主,民间化程度不高,民间组织找主管单位时,确实有些单位嫌麻烦,不愿意接手,“因为它当了业务主管单位,就得承担责任,得负责管理等。”这就使得一个民间组织登记注册起来非常困难。 

    截至2009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总量接近42.5万个,有多少个社会组织因为没有登记或在工商部门登记,而未被纳入该数据?没有人知道。 

    但在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邓国胜多年研究NGO的经历中,他发现很多做得较好的社团,都未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绿色通道

    事实上,北京市有关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正在谋划一场关于社会组织的变革。 

    “我们希望能在国家法律许可范围内尝试一些突破,将社会组织登记的门槛有所放宽。”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保国说。 

    郭保国所说的突破,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一个便是对社会组织的登记实行绿色通道。社会组织来登记时,工作人员将帮申请人联系、寻找业务主管单位。对涉及民生类的社会组织如公益、慈善类,如果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民政部门可以作为其业务主管单位。 

    郭保国告诉记者,绿色通道现在已经开始推行了。这对于北京慧灵、操作者俱乐部这类的社会组织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在民政部门登记,就是有了一个身份,一个保

    障。”赵培峰对“绿色通道”抱有很好的期待。他称,现在跟俱乐部一样做应急救援的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一方面社会对这些组织有需要,一方面是这些组织的身份问题,“我们该何去何从?”他认为“绿色通道”的出现,将为这类社会组织提供一个合法化的快捷、方便的渠道,同时,“合法身份也会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降低门槛

    北京市为什么勇于尝试这种变革? 

    按北京社团办秘书处副处长刘东崎的说法是,“政府越来越意识到,社会组织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另外一条腿。”他介绍,现在深圳等地已对社会组织登记的门槛有所放宽,“这有利于社会组织的发展”。 

    据北京市社团办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全市共有社会组织6853个,其中社会团体316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568个,基金会120个。 

    “全市共有128个市级行业协会承担了从政府部门转移的行业管理职能。”郭保国说,目前,本市社会组织总资产超过100亿元,每年为社会提供11万个就业岗位,在去年国庆60周年和应对金融危机中,社会组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早在2006年,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邓国胜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当时他就指出,NGO未来将会成为社会的第三足,“政府是第一部门,企业是第二部门,民间组织是第三部门。”

    ■试点

    中关村园区:

    社会组织登记不需挂靠单位

    社会组织登记降低门槛今年有望在中关村试点。 

    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保国透露的一个消息是:中关村园区内登记的社会组织将彻底不再需要“婆家”了,今年有望试点实行。 

    中关村科技园区之一的丰台园企业服务管理处处长熊飞称,丰台科技园园区内有几千家企业,但社会组织只有丰台园区科技协会和产业联盟(轨道交通和生物医药方面),“应该说,这类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的成立,有利于企业间信息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同类型企业联合起来争取一些项目投标等。” 

    熊飞说,对于行业协会之类的社会组织,企业是很有需求的,但由于社会组织找业务主管单位难,“科协和产业联盟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的,企业自发成立社会组织的几乎没有”。 

    针对正在北京市人大审议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草案)》中,涉及到中关村园区内社会组织登记的内容,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正在研究制定《中关村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意见》。 

    “中关村一区十园内的企业、单位、个人,今后注册成立社会组织时,将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直接到民政部门登记就可以。”郭保国说,民政部门会在中关村园区设立办事处,直接方便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同时,这些社会组织也不再需要挂“北京”字头,“它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活动”。 

    郭保国介绍,中关村是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是高科技的前沿阵地,而其中的企业、单位等对于成立行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有很大需要,中关村社会组织登记的放开,将有利于高科技组织的发展,“外省市的企业以后可以成为中关村社会组织的会员,通过社会组织的对接来实现交流、联络、沟通”。 

    在中关村的试点,“对于中关村的行业协会和北京市的慈善组织来说,将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今后这类组织的登记门槛将大大降低。”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邓国胜说,对于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而言,首先需要解决合法身份问题,“这是最基本的问题”。他同时认为,社会组织在解决合法身份后,其发展最大的问题将是资金与人才的挑战。    本报记者陈荞



--
==============================
全球青年服务日国家领导机构-中国办公室
Global Youth Service Day National Lead Agency China office
无国界爱心组织(北京)
Love Without Borders ( China )
致力于世界公民教育与义工行动的人道主义机构。
推动人类意识的觉醒与提升,和让内心充满爱!
汇聚光,播撒爱

负责人:孔令坤 弟兄 在爱与光中
Founding Director:Jeff Kong
Email:love.international@gmail.com
MSN:Konglingkun@vip.sina.com
Mobile:15810796525
TEL:86-10-62225515
官网Web:http://www.Love-international.org
GYSD中国官网:http://www.GYSD-china.org
通信地址:北京市丰台科技城韩庄子三里6#楼49号(100070)
爱心公共论坛组Groups BBS: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ove-international
让我们不加戒备和疑虑地团聚在一起,We are family!
以亲善和悦地态度对待周围地人、事、物,重现灵魂地宽容和善待他人的品性
[感谢对无国界爱心组织的关注与支持]
========================================

--
★杯葛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在中国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纪念雷诺舟在华工作 http://blog.sina.com.cn/leinuozhou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论坛"
A: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us: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中国艾滋病网络(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www.ChinaAIDSgroup.org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RE:【China AIDS:5406】 关于NGO工作用语规范的自我纠错的倡议

"吸毒人群"、"成瘾人群",以用"药物依赖者"为好。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szsujl <szsujl@hotmail.com>
To: chinaaidsgroup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Subject: 【China AIDS:5397】 关于NGO工作用语规范的自我纠错的倡议
Date: 10-05-15 11:51:43

各位同行:
     我发现在我们的邮件交流和日常工作中,有些用语不是很规范的现象。
     我发现有以下常用错误:
     1.  娼妓----建议改为"女性性工作者"(娼妓是含有歧视的用词)
     2.  吸毒人群----建议改为"成瘾人群"(所谓的毒品有时也被用做临床治疗)
     3.  正常人群(针对非同性恋人群)----建议改为"异性恋人群"(同性恋也是正常的)
     暂时想到这么多,希望我们的工作越来越规范。
 
深圳  良子

--
★杯葛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在中国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纪念雷诺舟在华工作 http://blog.sina.com.cn/leinuozhou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论坛"
A: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us: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中国艾滋病网络(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www.ChinaAIDSgroup.org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
★杯葛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在中国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纪念雷诺舟在华工作 http://blog.sina.com.cn/leinuozhou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论坛"
A: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us: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中国艾滋病网络(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www.ChinaAIDSgroup.org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China AIDS:5404】 河南《爱滋病个案报告奖励制度》遭诟病

 

河南《爱滋病个案报告奖励制度》遭诟病

2010-04-13

河南省去年起实施《爱滋病个案报告奖励制度》。根据这个制度,门诊医生、实验室检测人员和其他疫情上报者将可获得100元奖金。维权人士表示,在对爱滋病疫情实行监控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患者隐私。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据香港《明报》报道,对于爱滋病病例发现、报告者的首批奖金,已经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上。这笔奖金对河南的财政算不上负担,但是如何评论这个《爱滋病个案报告奖励制度》,却事关伦理、法律,不可不慎。

北京高博隆化律师事务所的黎雄兵律师表示,在他看来,奖励爱滋病例报告者的作法"不合适"。他说,医务人员发现并报告爱滋病例是其本职工作的一部分,不应当受到奖励:"我认为是不合适的。首先对这个特定疾病、特定疫情方面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制度是一个国家卫生防疫和公共卫生方面的一个基本的措施和规范。作为医务工作者来说,我们国家有《爱滋病防治条例》,防治的这个法律、法规。作为医务工作者或者是国家行政部门的人来说就是说如实地将病情、病例的情况进行统计报告,这是他的一种工作准则和工作的一个内容。我认为他不应该获得奖励。这不是一种应该奖励的一种行为。奖励的行为毫无疑问一般情况就是对公民的道德呀,或者是见义勇为呀,或者是有一种奉献,或者是牺牲精神或者是有一个高于社会平均道德水准的风尚和风气的一种弘扬,一种鼓励才能赢得奖励。另外一个的话就是对于有一种正当立功可以有贡献的行为。"

这位律师说,一般社会成员为了拿奖金而报告爱滋病例则涉嫌侵犯他人隐私:"第一是说社会上的人员如果说他去举报的话,因为他不是医务工作者,那么他本身接触到这个病例和信息的话就涉及到侵犯别人的隐私权的一个嫌疑。实际上带有一种违法的一种行为在里面。何况这种行为的话是国家财政和公共政府的资金来奖励,我的意见是不可取。"

维权组织"人生观察" 负责人刘飞跃表示,如果奖励爱滋病报告者是为了有效地帮助救治爱滋病人、控制爱滋病疫情,那这个措施尚有可取之处;但如果是为了限制爱滋病人,那就不可取了:"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政府这样做,颁发奖金的方式来寻找爱滋病人,它把这个艾滋病人找出来是要干什么?如果说是要对艾滋病人提供帮助,提供医疗服务、医疗救助或者对他们进行管理。如果说它是这样一个目的话是所有的艾滋病人或者是控制艾滋病疫情,是这样一个目的的话,那当然这样的一个措施呢还有它可取的地方,因为确实对爱滋病人在生活当中不太容易也不太愿意,当事人也不太愿意曝光,但如果是为了其他目的完全对爱滋病人它进行这样一个控制或者是限制艾滋病人的一些人身自由或者是他们的一些维权活动,那这个当然就另当别论了。"

这位维权人士也指出,爱滋病例的曝光涉及患者的隐私权问题:"另外一个呢就是这种方式的话呢我们觉得它多少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走样,所以有的人就冲着这个奖金进行这个举报,有可能造成其他一些问题,伦理问题。这确实应该说这个问题是存在的。另外这些病人在目前这样一种社会的氛围情况下,你说整个社会对他没有歧视,不另眼相看应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做不到的。艾滋病人的身份或者是他的病情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某种程度上把它看成是隐私权。你想用奖金揭发的方式,可能就把这个事情整到了让他们当地的人都知道了,这也是个问题,这应该说对当事人、对这个艾滋病患者他的隐私权的各方面是个侵犯。同时呢就是说这个事情过度地曝光的话,也对艾滋病人他的心理呀各方面都应该产生影响。包括他在社会上的生存、就业都产生影响。所以这个做法还是有些问题。"

在谈到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爱滋病防控工作的时候,刘飞跃表示,政府应当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国际上有非政府组织,他们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国家即使你是从事爱滋病关怀的这样一个非政府组织,当局它依然把你看作是一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当然就谈不上对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进行支持、扶持吧。"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China AIDS:5403】 卫生专家认为河南艾滋病例发现报告奖励制度坏处多

 

卫生专家认为河南艾滋病例发现报告奖励制度坏处多

2010-05-15

河南省是中国艾滋病疫情特别严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09年底,河南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46187人。过去半年多来,河南用奖金鼓励人们向卫生部门报告发现通过婚外性行为,男男同性性行为和吸毒感染艾滋病毒的人。中国民间艾滋病防治教育专家万延海先生认为,这个奖励制度出发点虽是为了及早发现新疫情,有积极意义,但制度的实施也可能带来很多负面后果。在这次有关艾滋病的话题里,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与万延海先生就此进行的对谈

记者:万延海先生,在艾滋病疫情方面河南一直是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省份之一。那么,您怎么解读河南省从2009年10月份开始实施的艾滋病例发现报告奖励制度?

万延海:首先,奖励制度本身有一些问题。本来艾滋病防治的工作是常规的卫生部门的工作。卫生部门也好、民间组织也好、媒体也好应该通过这种正确的信息来教育大家,教育公民来主动地去发现自己身体的危机,去做健康检查。像这种单方面地通过奖励制度,它是特别明确这个奖励是针对艾滋病的性传播和注射吸毒的这种传播途径,它没有提到比如说通过卖血或者通过输血感染疾病的情况,也没有提到通过母婴途径感染疾病的情况。

记者:河南省疾病防治中心是希望早发现、早报告、早管理高危人群中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防治艾滋病毒向一般人群扩散。那么您怎么看它这个出发点?

万延海:出发点是发现疾病的感染者,那么同时现在有一些理论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被发现之后他们会自动地减少危险的性行为,那么这样的一些理论看起来是缺乏证明的。

记者:河南省这个艾滋病发现报告奖励制度它说每发现并报告一例符合通过性传播或者是吸毒注射传播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者病人共奖励门诊接诊医生,实验室检测人员和疫情上报人员100元人民币。而且它说这个制度已经实施半年,奖金已经发出去一部分。

万延海:这就是一个问题。一个是说通过奖励制度卫生人员或者是基层的卫生人员会更积极地做工作吧,但是这个政策它有一些后果,比如说如果这个社会还没做好准备,那么这个教育还没跟上,单方面这样的一个卫生部门的政策,它可能会导致卫生人员会利用各种机会去做艾滋病的检查,比如说扩大艾滋病的检查,有的时候他可能会不告诉当事人去做这些检查,还有一个情况,这涉及到一些隐私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河南我们都知道它有大量的人因为输血得艾滋病,但是卫生部门应该通知所有输过血的人去做艾滋病检查,但到现在为止河南政府部门还没有正式地通知所有过输血经历的人去做艾滋病检查。所以这个问题就出来了。

记者:它为什么不通知呢?

万延海:它这个政策对河南的政府来讲它有一个压力,它试图通过奖励发现艾滋病的性传播和注射吸毒的传播来去减弱因为输血和卖血导致的艾滋病在人群当中的比例。特别是输血感染艾滋病的人,他们很多人是在怀孕的时候在医院里面输血感染的艾滋病。所以他们的孩子往往也被感染。所以这个政策没有奖励去发现因为输血感染艾滋病的人,也没有去奖励因为母婴传播的途径感染艾滋病的人。

记者:为什么呢? 为什么河南制定这个政策只奖励那些发现通过婚外性,还有男男性行为,还有吸毒传播方式感染艾滋病的人,而不需要报告那些通过输血感染和卖血感染的人?

万延海:其实这两个途径都是政府的责任,输血这些东西如果发现的话,卫生部门是有赔偿责任的。那么所以它这个工作他没有去做。应该去做的事情它没有去做,它反而去奖励通过性传播的途径。如果说政府系统地一方面去回避血液传播的途径,输血传播的途径,一方面主动地去发现、报告艾滋病的性传播和吸毒的途径的传播的话,更多方面它会在未来掩盖血液问题的严重性。

记者:万延海先生,刚才您提到河南省还没有告诉所有输血经历的人去做艾滋病毒检测。那么,对于卖血的这部分有没有做全面的艾滋病毒检测呢?我们知道河南大概80%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都跟过去有偿采供血有关?

万延海:在04年的时候政府已经做过一个全国性的普查,河南发现的问题是很多的。但是我们得到的消息也是河南人撒谎,掩盖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报给中央的河南它只说全省发现了两万个因为卖血传染艾滋病的人,后来说是三万人。河南的问题应该讲非常严重,但是河南尽管在卖血人群中做过普查,但是它的数字没有对外公布。真实的数字没有对外公布。卖血的人问题大家已经知道了,但是还有很多的人在医院里面输血得病的人,这个政府一直在掩盖。这个问题应该来讲是相当地严重。

记者:万延海先生,我们还是回到河南省发现艾滋病例报告奖励制度上来,那您看它这个制度,它到底有没有积极意义?是还是说是应该取消呢?

万延海:政府重视艾滋病的性传播和在吸毒人员当中的传播,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也非常重要。但是不应该通过奖金的办法去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记者:报告奖励制度它到底有哪些坏处呢?

万延海:坏处第一个就是说地方政府官员可能会弄虚作假;它可能会未经他人的同意去扩大艾滋病的检查;看性病的这些统统给你做艾滋病检查。通过公开的这种教育大家可能对这种意识主动地去做检测,这是一个好事。如果说支持一些卫生部门或者一些民间团体用这个社会性活跃的群体接受这个方式到这个人群当中去主动地做艾滋病检查,那么这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这种给基层卫生部分发奖金的办法恐怕会有很多问题。会弄虚作假;把通过别的途径传播的案例全部报为性传播;然后未经他人同意做艾滋病检查,这些都可能会出现。实际上还有一个很惨的情况,我们已经听到这样的消息,有一些卫生部门的官员,他渴望艾滋病在当地传得很多,因为传得很多的时候他就可以拿钱了,对不对?那这个政策实际上有一个潜在的后果就是他不去做艾滋病的教育,他期待着那个地方有更多的艾滋病感染者,更多的感染者他就会发现更多的感染者,发现更多的感染者他就可以拿更多的奖金。这个政策是河南的政策,但是类似于用资金、用奖金来奖励艾滋病的这种发现的工作、检测的工作是在全国各地都在开展。那么特别是比尔盖兹基金会的项目用来鼓励这些项目,那么这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

记者:最后,万延海先生,那您了解的、您接触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者是说高危人群,他们对河南发现艾滋病例报告奖励制度有什么看法呢?

万延海:整体上来讲大家反映说很害怕。因为,首先一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有可能感染疾病的这些高危群体本来就面临着很大的社会的压力,害怕社会接纳。在艾滋病的问题上实际上心理有很多的疑虑。艾滋病防治工作不去做教育;不去做心理辅导;不去做法律上的这种人权的保护,然后就是赤裸裸的一个金钱的这种交易。这个后果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事情。

以上是本台记者安培与中国民间艾滋病防治教育专家万延海先生进行的对谈

【China AIDS:5402】 世界艾滋病运动呼吁大家5月18日一起为胡嘉给中国政府打电话!

 

Solidarity call for imprisoned Chinese AIDS activist Hu Jia: A Day Longer is a Day Too Long

World AIDS Vaccine Day takes place on 18 May 2010. To mark the occasion, and to reflect imprisoned Chinese Human Rights Defender Hu Jia's commitment to raising awareness of AIDS in China, this grassroots campaign is calling for a day of action to remi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at the world has not forgotten about Hu Jia. Hu Jia is currently in a state of ill-health. His family has not been given any written results of medical tests he has undergone since May 2009 and they fear for his well-being.

We urge you to call the Chinese embassy in your country, the Beijing Prison where Hu Jia is being held and/or the English-speaking line of the Beijing Public Security Bureau (numbers below) to express your concern about Hu Jia and demand that he be granted parole on medical grounds. From experience, it is clear that this type of pressure 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both on the treatment of Hu Jia in prison and on the treatment of his wife, mother and two year old daughter when attempting to contact or visit him.

Before being incarcerated, Hu Jia was a prominent and active defender of the human rights of others. He began his work as an environmentalist before becoming involved in efforts to promote awareness of AIDS in China and acceptance of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He subsequently broadened his scope to document and speak out on a wide range of human rights abuses taking place in China. He was put under close surveillance as a result of his work, which spurred he and his wife, Zeng Jinyan, to make a documentary detailing their experiences of living under such conditions. This led to the pair being placed under house arrest in 2007.

In 2008 Hu Jia was sentenced to three and a half years in prison on a charge of "inciting subversion of state authority". These charges related to a number of articles he had written and interviews he had given in which he was critical of the authorities. Zeng Jinyan and her daughter remain under close surveillance.

Note: To call China and most of the countries below from Skype costs approximately �.020/$0.024/£0.014 per minute. Creating an account is free and easy, and can be done here: http://www.skype.com/intl/en/


Beijing Municipal Prison: +86 10 612 941 94

Foreigners Section of the Beijing Public Security Bureau: +86 10 8402 0101 (3 for English)

Chinese Embassy in Australia: +61 262 734 780
Chinese Embassy in Belgium: +32 475 820 752
Chinese Embassy in Canada: +1 613 789 3434
Chinese Embassy in France: +33 1 49521950
Chinese Embassy in Germany +49 030 275 880
Chinese Embassy in India +91 11 26112345
Chinese Embassy in Ireland: +353 1 2691707
Chinese Embassy in Japan: +81 3 340 33 388
Chinese Embassy in Netherlands: +70 653 744 584
Chinese Embassy in New Zealand: + 64 447 213 82
Chinese Embassy in Norway: +47 221 48 908
Chinese Embassy in Russia: +70 95 95 611 68
Chinese Embassy in Singapore: +65 641 802 52
Chinese Embassy in South Africa: +27 12 342 4194
Chinese Embassy in South Korea: +82 273 810 38
Chinese Embassy in Spain: +34 91 519 42 42
Chinese Embassy in Sweden: +46 8 57 93 6437
Chinese Embassy in Switzerland: +41 31 352 7333
Chinese Embassy in Thailand: +66 224 57 044
Chinese Embassy in the UK: +44 131 337 9896
Chinese Embassy in the USA: +1 202 328 2500

Permanent Mission of China to the UN, Political Affairs Section: +1 212 655 6141

【China AIDS:5406】 河北保定市2010年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活动剪影

河北保定市2010年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

活动剪影

 
       5.16是第27个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保定2010年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活动由河北同心缘工作组保定小组牵头,联合保定男孩天空工作组、保定高校关艾工作组于晚上8:30在保定军校广场举办。
     保定军校广场是目前河北地区最大的广场,每天晚上游人如织。经河北同心缘工作组保定小组和保定军校广场管理部门联系协调,保定军校广场管理部门对此次活动给予了热情支持。在纪念活动中,志愿者们向游人们发放了防艾宣传资料和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相关宣传材料,并在保定军校广场摆放了由白色蜡烛组成的代表爱心的巨大心形蜡烛阵,在游客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许多游客表示,今后会更多的关注艾滋病防治,并帮助艾滋病患者。
      特别感谢全国艾滋病信息资源网络-CHAIN对本次活动提供的蜡烛、海报支持。
    附件是保定2010年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活动剪影
 
 

河北同心缘工作组宗旨:只为前进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关注艾滋高危人群健康,关心特殊人群情感生活,关爱艾滋病感染者 
河北同心缘工作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hbbdtz
河北同心缘工作组邮箱地址hbtxy@yahoo.com.cn
工作组负责人:子寒
QQ:504388587
健康情感热线:0311--89681510(每周二、四、六、日晚上9点至11点)

 

--
★杯葛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在中国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纪念雷诺舟在华工作 http://blog.sina.com.cn/leinuozhou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论坛"
A: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us: changkun2010@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中国艾滋病网络(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www.ChinaAIDSgroup.org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