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难筹 中国草根NGO陷恶性循环
2010-10-27
近年,中国民间的非政府组织出现了快速发展,但有中国媒体报道说,由于资金筹措困难,中国的草根NGO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请看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NGO是非政府组织的代称。NGO的数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根据中国一些专家的估计,中国的NGO,2005年大概有三十万个,而到2010年已经超过了一百万。
虽然中国的NGO数量增加,但中国NGO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却远远不能和先进国家比较。
法制日报日前发表文章分析说,中国民间的NGO组织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其最大的难题,是难以筹措资金。
北京爱知行研究所创始人,现在美国的万延海表示,中国真正民间的NGO组织,确实很难筹措到运作的资金。
"整体上来讲,民间组织它筹钱困难有很多原因。
第一,很多民间组织它没有正规的注册,它不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实际上团体捐款可以免税;第二,它没有政党的竞争的力量。
一个极权社会政府看民间组织它认为是跟它来分权的。
你如果说企业给民间组织捐款的话,麻烦就多,好处少,税收的优惠也没有,还增加麻烦。
企业更多的比如说给政府捐款,给政府的一些机构捐款这样它可以上媒体啊,买一个保护伞啊,关系户说得上话。"
法制日报的文章引述一些专家的话说,中国绝大部分的慈善捐款,无论来自政府和民间,基本都由中国十多个基金会掌握。
民间组织因为缺乏资源因此无法得到发展,而社会资金则因为这些民间组织规模小和管理不正规而不愿意加以支援,因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大学管理学教授谢田表示,中国的NGO,大部分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民间组织,而是政府主办的非政府组织。
他表示,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并不支持真正的民间组织,而是希望以政府的力量进行控制。
"中国关键是从上到下所有的机构都是在政府的控制之下。
所以这些小的NGO或者是民间自发成立的或有意成立的服务公民社会某一个项目的小组织可能因为大环境的背景之下,它也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中国的草根NGO都是真正民间的非政府组织。
法制日报的文章透露,大部分民间的NGO甚至不能以非政府机构身份在民政部门注册,只能以商业组织身份在工商部门注册,这大大限制了企业和社会个人的捐款意愿。
北京爱知行研究所,虽然一直从事帮助艾滋病患者的活动,但却只能以商业机构注册。万延海表示,这确实是中国NGO发展的一大障碍。
"整体上说非常难,而且各地出来一些花里胡哨的改革措施。
这些改革措施仅仅是一个姿态,但是基本上讲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民间组织还是很难注册。
它提出来很多技术方案、操作方案都不可实行。比如说云南省它要求民间团体只能在特定的地区,针对特定的人口,名称必须反应特定群体的需要。
那么,这样的话就很难。"
谢教授解释说,民间草根的非政府组织,在一个正常社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现代公民社会不可或缺的环节。
目前,中国正在起草"慈善法",法制日报的文章引述专家的话发出呼吁,希望慈善法能够更多着重支持和扶持民间组织发展,而不是设立更多的各种各样的限制。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