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2日星期五

【China AIDS:5109】 "恐艾症"患者在扩散:质疑检测权威认为自己感染

"恐艾症"患者在扩散:质疑检测权威认为自己感染

2010-01-20 11:25:05 来源: 北京科技报(北京) 跟贴 11 手机看新闻
 

他们的心态大都经历着一个恶性循环:一次无保护性行为后,开始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之后身体经常性地出现各种小症状,于是更加怀疑,变得恐惧;开始在网上寻找"恐艾症"人群聚集的QQ群,互相描述症状,对比自己,愈加恐惧。

 

 

墨西哥墨西哥城,行人接受艾滋病毒测试。

 

 

英国特拉法加广场: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医生正将刚刚抽取的血样进行封存。

 

北京科技报1月19日报道 他们的心态大都经历着一个恶性循环:一次无保护性行为后,开始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之后身体经常性地出现各种小症状,于是更加怀疑,变得恐惧;开始在网上寻找"恐艾症"人群聚集的QQ群,互相描述症状,对比自己,愈加恐惧。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集结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都曾发生过高危性行为,随后身体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他们坚持认为自己感染了可怕的艾滋病,经常聚集在QQ群或者论坛中相互倾诉,或是讨论世界上治疗艾滋病的最新手段,他们对艾滋病恐惧不已,但实际上,各种检测结果并不支持他们的观点。
 
对于这样一群人,医生和专家一致认为他们患有"恐艾症"。
 
上世纪80年代,国外媒体率先对此进行了报道。近几年来,各种以"恐艾症"为内容的QQ群相继在中国出现,有些规模已超过200人。"这些群里的大多数人,其实根本就没有感染艾滋病,与其说他们可能得了艾滋病,倒不如说是得了'心病'。"今年27岁的张晓晓告诉记者。
 
张晓晓曾经也是一名"恐艾症"患者,而且情况还非常严重。两年前,她加入了一个由12个"恐艾症"人群聚集的QQ群,在这个群里,很多人做了6周或者8周的全面HIV检测,所得结果全部是"阴性",但是这并没有让他们放心下来。
 
"我当时也是这样的,2008年做过一次6周的全面HIV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可是发烧,浑身无力的症状并没有消失,精神状态几近崩溃。2009年,我又做过一次检测,结果还是一样。"张晓晓回忆道。
 
最后,她终于鼓起了勇气,将自己的情况告知了家人,在父母的安慰和呵护下,她逐渐接受了自己没有感染艾滋病的事实,让她惊奇的是,当她脱离"恐艾"的心理后,身体上那些曾被疑为艾滋病症状的小毛病,一下子全部都消失了。
 
张晓晓说,脱离"恐艾症"后,她并没有离开仍然还在"恐艾"中挣扎的朋友,经常挂着QQ在群中开导安慰别人。QQ群里的一名网友曾罗列出12条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并绝望地称自己符合其中的10项,包括白天低热、持续盗汗、口干、肾虚、经常眩晕以及肌肉酸痛等,但是经过几次检查他的HIV都是阴性。"我就在群里劝他去做糖尿病检查,这些症状更像糖尿病。"
 
张晓晓说,她在网上结识的一位好友"飘"也是在一次无保护性行为后,便开始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自从加入了"恐艾症"QQ群,他就一直处于极端的焦躁不安中,短短半年的时间,他便与挚爱的女友分手了,并向她隐瞒了真实原因。"他再这样下去,自己可能还没确诊是不是感染了艾滋病,精神就已经崩溃了。"张晓晓说。
 
"飘"告诉记者,一群恐艾的人聚集在一起,并没有起到人多壮胆的作用,反而每个人都变得更加恐惧。"在那QQ群中,简直就是煎熬,但是我又控制不住自己不去看他们说的话,很多人甚至直接从英文网站上翻译出大段的文字,对比自己的症状,自己吓自己,之后发到群里去吓别人。"1月13日下午,"飘"做了最后一项HIV检测,结果显示:HIV抗体为阴性。
 
从2000开始,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就开始关注艾滋病恐惧症,不过,由于那时的人们对艾滋病知之甚少,因此患有恐艾症的人也只是少数。但是到了2004年,李太生发现,医院里出现的恐艾症人数开始显著上升,目前,最保守的估计全国也有上万人。这其中,虽然很多人的检测结果都是HIV阴性,但是他们的心病却难以磨灭,不少人自此阳痿,再难行房。
 
李太生说,他们的心态大都经历着一个恶性循环:一次无保护性行为后,开始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之后身体经常性地出现各种小症状,于是更加怀疑,变得恐惧;开始在网上寻找"恐艾症"人群聚集的QQ群,互相描述症状,对比自己,愈加恐惧;之后在反复纠结中,去医院做HIV检查,面对阴性的检查结果,依然不相信;之后在群里听到检测方式那十万分之几的误差率,不管真实与否,立刻安在自己身上,之后继续恐惧。
 
北京佑安医院一名医生表示,在他接诊的病人中,也出现过这种恐艾症患者。他记得曾经有一位26岁的患者,在这里反复做过4轮6周的艾滋病检测,检测结果全部阴性。当这个患者第5次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感到无可奈何。据他估算,自己接诊过的艾滋病检测人群中,真正确诊的连5%都不到,远远低于淋病、梅毒等其他性病的确诊率。
 

 

美国一酒吧的艾滋病宣传广告。

 

 

恐艾症主要发生在那些偶然有一次高危性行为的人群中。

 

 

英国雕塑展,通过艺术希望公众意识到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护士长王克荣告诉记者,他遇到的80%的艾滋病咨询者都是恐艾症患者,他们唯一目的,就是要求证实自己到底得没得病。他们之中有的是高危人群,有的仅仅是因理发、足浴、剃须等等原因,就认为自己患病。"有人一天之内打来十几个电话,更有甚者认为咨询人员告诉他们并没有得病是检测有问题,声称要炸了医院,还有人在咨询大厅平躺闹事,医院不得已拨打110。"
 
李太生说,在一些"恐艾症"的QQ群中,谣言、小道消息流传甚广,始终弥漫着一股压抑、绝望的气息。经常可以看到"我恨那个人"、"我恨这个社会"之类的言论,甚至有人扬言要报复社会。"这可能跟艾滋病逐渐受到重视有关。每年12月的艾滋病日前后,是'恐艾症'相对集中爆发的时间段。"
 
李太生曾跟踪调查了几十名"恐艾症"患者,他告诉《北京科技报》,在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数人拥有大学学历,身份以白领为主,而且基本全是男性。"其实,真正经常性嫖娼的人,反而不会有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偶然有一次高危性行为的人。"
 
为了进一步了解恐艾症,李太生进行了一列实验研究。由于艾滋病病毒攻击对象是CD4细胞(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因此李太生专门对这些人的免疫值,进行过实验室的检测。
 
结果显示,在李太生长期关注的几十个恐艾症患者中,40%的人CD4数量偏低,这说明他们的免疫力下降了。但是,具有杀伤被感染细胞和癌细胞作用的CD8细胞数量并不高。对比确诊的艾滋病感染者,无论发展到哪个时期,99%以上的人在早期,其CD4细胞数量可能正常,但CD8细胞数量却很高。
 
李太生说,血液中的CD4细胞,每立方毫米在500个以上,都属于正常,350到500个,属于轻度异常,而200到350个,属于中度异常;根据规定,如果艾滋病患者的CD4值小于每立方毫米200个时,国家会免费发放药物。而李太生调查的这几十个人中,没有一个人的CD4值是这么低的,都在每立方毫米300个以上。
 
李太生认为,检测结果只能说明,这些人的免疫力比正常人要差一些,另外,他们的CD8值都不高,这说明在他们的免疫系统及血液中,没有活动并复制的病毒,因此这些人不可能感染了艾滋病,也不存在艾滋病病毒变异或隐性艾滋病的可能。
 
李太生说,早期那些"恐艾"的人,主要原因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大多数临床医师认为,普及艾滋病传播及防治基本知识,或者由专业医师进行咨询辅导,是消除"恐艾"心理的有效措施。但在实践中,李太生发现,这类人相当一部分其实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对艾滋病相关医学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在治疗上,临床医师仅仅强调要相信科学检测,减少无谓猜疑,重复与患者讨论单次不安全性行为感染几率大小,以及HIV抗体出现窗口期的长短,但效果往往不佳。"李太生说,这不仅不能缓解患者症状,反而使患者的担忧加重,并可能对医师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不信任感。"
 
"恐艾症"患者首先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出现的症状,与早期艾滋病的症状非常相似。
 
国家控制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孔来告诉记者,真正的艾滋病患者,在得病一两个礼拜之后,才会出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但是,这种症状持续一两周之后,都会慢慢消失,接着就是长长的潜伏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而且发病期有可能在5、6年之后,如果控制得好,都有可能不会发病。而"恐艾"的人所出现"症状"的持续时间与真正的艾滋病患者不符,其次,艾滋病的这些早期症状是非特异性症状,也就是说,不能反过来认为,有了这些症状就一定得了艾滋病。
 
一些"恐艾"的人质疑检测技术,因为,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是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的,结果呈阴性。张孔来说,窗口期最保守地说是3 到6个月,只要6个月后,检测仍然为阴性,一般就可排除患有艾滋病的可能。"对于目前正规医院的检测水平不需要有质疑,成本也很低,医院也会绝对保密。"
 
"恐艾症"患者还坚信,医生之所以无法找到他们的病因,是因为他们感染了一种未知的病毒,这一病毒与艾滋病病毒类似,甚至还能够通过唾液、体液等轻易传播给亲朋。对此,李太生说,只要是传染性疾病,不管在病程的哪个阶段,早期或是发病期,都是会有体征表现的,总有一些指标会出现异常。但他发现,尽管"恐艾"的人自称有低热、乏力、盗汗、头痛、体重下降、咽痛、口腔溃疡、腹泻、淋巴肿大等特征,但经过检查,这些很少能真正成为医学体征,更多的是他们的一种主观感受。
 
李太生说,"有些人甚至觉得自己的这种症状已经传染给了家人。但我在与他们家人沟通时发现,有人承认,是因为受了'恐艾'的心理暗示后,才感觉自己似乎也有那些症状;有些则干脆表示,因为被'恐艾'折腾得心烦,就只好顺着他的意思。"李太生说,因此,传染给周围人的说法,其实根本并不成立。
 
在中国艾滋病公益网上,记者也看到许多"恐艾"求助帖,有的人明确说自己已经为此癫狂,而有的则是将一些根本就没有任何高危行为的经历罗列出来,作为自己有可能得艾滋病的证据。尽管咨询人员一再回复,但他们似乎依然无法解脱。
 
艾滋病检测网咨询师告诉记者,"恐艾症"实际上是一种新出现的心理障碍,其症状表现为强烈恐惧艾滋病,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心理。而造成恐艾症的根源在于,由于植物神经系统影响,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也受到紊乱,从而出现各种顽固性疾病,比如:口腔溃疡、神经性头痛、抑郁、脖子肌肉僵硬、容易感冒等。
 
由于艾滋病往往是因为嫖娼、吸毒等引起的,社会对于这类患病人群的接纳程度不高,甚至是很排斥。因此,这样的社会认识之下,这部分人就会产生一种社会心理压力。具体可以表现在一些高知人群中,他们对偶然的一次高危性行为会怀有一种犯罪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违背了社会礼教,所以认为自己肯定是得了这种疾病。
 
"他们觉得做了错事,一直很内疚,凡是身体有任何反应,都会跟艾滋病症状对号入座。"这名工作人员说,"有的'骨灰级'恐艾症患者,甚至对于任何的身体接触,都会产生怀疑,十分排斥。由于在社会上得不到认可,于是他们就在网络找到自己的"集中营"。而心理疾病是具有传染性的,严重的有可能爆发集体性疫病。"北京地坛医院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治疗与关怀综合管理合作中心主任、心理咨询师屈文妍说,在咨询的人群中,有人说但凡在QQ群上看到有人的症状比自己的更严重,就会有一种快感,会觉得很享受,但他们同时也认为自己的这种想法很黑暗。
 
回龙观医院心理医师庞宇说,在对待这部分人群的时候,不要给他们扣上恐艾症的帽子,他觉得这种称呼本身就会让他们觉得排斥,会把患者和医生对立起来。他认为,那些检测医生上来就说你什么病也没有,你就是心理有问题,这是不对的。因为,那些带有普遍的焦虑、抑郁、自责、自卑心理的人群,由于被艾滋病检测者定性是心理疾病,但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就会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想法,有极端的人不但要自杀,其中有些人在出现病理性冲动后甚至要杀全家,还要报复社会。
 
作为心理医生,不必跟患者反复讨论他们是不是患艾滋病的问题,不要把他们当作特殊的心理疾病患者来对待;而仅仅是针对他们的焦虑、抑郁、自责等心理症状进行疏导,提升他们最基础的心理健康状态。因为这样的出发点更容易被他们接受,而往往他们的情绪放松了,也就自然不恐艾了。
 
李太生表示,目前最重要的应该让心理专家介入对这部分人群的研究,和艾滋病专家一起疏导他们的情绪,消除他们的排斥心理。
 
(本文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吴�麓 胡珉琦) 黄凯平
 


同志哥 
杭州青春工作组组长 
浙江爱心工作组顾问 
爱在钱塘互助会会长助理 
杭州艾滋病工作草根 NGO  协会内务协调人 
浙江新希望工作组联盟秘书长 
手机:15267169160 
QQ:1241841592 
为一个没有性倾向歧视的世界而奋斗,马克思恩格斯万岁,科学万岁,人文万岁,自由万岁!


好玩贺卡等你发,邮箱贺卡全新上线!

--
★杯葛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在中国 Boycott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n Chin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boycottgatesfoundation/
-~----------~----~----~----~------~----~------~--~----~----------~----~----~----~------~----
"China AIDS Group中国艾滋病网络 论坛"
A: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aidsgroup@googlegroups.com
B: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aids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Contact us: chinaaidsgroup@gmail.com
 
★中国艾滋病博物馆/China AIDS Museum: http://www.AIDSmuseum.cn
旗下网站:
――艾博维客 AIDS Wiki : http://www.AIDSwiki.org
――艾博聚合(艾滋病博客群
http://www.wanyanhai.org
――中国艾滋病网络( Email Group with over 2400 members):http://www.ChinaAIDSgroup.orghttp://chinaaidsgroup.blogspot.com
――中国艾滋病地图/China AIDS Map:http://www.AIDSmaps.org
――空腹健身运动:http://www.HungerStrikeforAIDS.org
――艾滋人权 AIDS Rights: http://www.AIDSrights.net
――常坤: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Http://www.changkun.org
 
★ 凡是挑�、��、非理性、�於情�性、胡�批�和�意�之言�,或是匿名人士之言�,以及所�表意�出�有不雅、粗鄙之文字等,本�件��不予以�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