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3日星期三

【China AIDS:5072】 Fw: 关于检查“要避免将避孕套作为卖淫佐证的报道”政策落实情况的呼吁

北京爱知行研究所在进一步收集媒体将安全套或避孕套作为卖淫佐证的报道,举报给政府各个部门。请大家协助提供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可以发给我的信箱:aizhixing@aizhi.org
 
万延海
 

From: Wan Yanhai
Sent: Friday, September 25, 2009 12:14 AM
Subject: [联席会议] 关于检查"要避免将避孕套作为卖淫佐证的报道"政策落实情况的呼吁

关于检查"要避免将避孕套作为卖淫佐证的报道"政策落实情况的呼吁
北京爱知行研究所 2009年9月25日发布
 
卫生部、公安部和广电总局:
 
1998年1月8日,卫生部等部委联合发布"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提出"要避免将避孕套作为卖淫佐证的报道"的国家政策,指出"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孕,还能预防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性病、艾滋病等。""避孕套"在艾滋病防治条例里被称为"安全套"。
 
《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务院颁布,2006年3月1日生效)第二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商、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应当组织推广使用安全套,建立和完善安全套供应网络。第二十九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在公共场所内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
 
但是,在媒体关于警方打击卖淫嫖娼行动的报道中,避孕套不仅被警方作为卖淫证据,而且被媒体渲染。首先,避孕套不能成为卖淫证据;第二,媒体更加不能违反政策渲染避孕套作为卖淫证据。请看下列几个媒体案例:
 
1、案例1:视频:实拍深圳警方深夜突击抓捕站街女,http://video.sina.com.cn/news/s/v/2009-09-18/113444954.shtml
2、案例2:视频:实拍民警在足浴房里抓捕卖淫女,http://video.sina.com.cn/news/s/v/2009-09-18/113444954.shtml
3、案例3:8月2日,浙江《青年时报》在其版面对杭州警方对当地某同性恋浴池进行执法一事进行了报道,其中使用了"嫖娼罪"、"卖淫罪"、"举止暧昧"和"举止怪异"等词语。该报道随后被很多网站转载,并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该报道对于安全套的过分报道,将会误导公众将安全套视为卖淫嫖娼的证据,继而影响艾滋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
 
为此,我们呼吁卫生部、公安部和广电总局等部委对"要避免将避孕套作为卖淫佐证的报道"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对违反上述政策的媒体进行批评和处罚。同时,政府应该对各地公安部门执法过程中的媒体报道工作进行评估,公安部可以据此出台公安执法人员新闻媒体工作规范。卫生部等部委有必要通过文件形式再次向各个媒体通报"要避免将避孕套作为卖淫佐证的报道"的政策,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和安全套推广创造支持性的社会环境。
 
万延海 所长
北京爱知行研究所
 
 
 
 
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的通知
1998年01月08日
        疾控司 2002-04-25 08:18:57

        

        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性病

         宣传教育原则的通知

         卫疾控发[1998]第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教育委员会、教育厅(高教厅)、公安厅(局)、司法厅(局)、文化厅(局)、广播电视厅(局)、卫生厅(局)、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出版署,国务院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成员单位:

        目前,艾滋病在全世界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也面临着艾滋病加速流行的严峻形势。各国防治经验表明,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科学而正确的宣传教育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宣传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根据我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实际工作的需要,组织有关部委制订了《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

        卫 生 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国家教育委员会

        公 安 部 司 法 部 文 化 部

        广播影视部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新 闻 出 版 署

        

        一九九八年一月八日

        

        附件:

        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研究证明,艾滋病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与人的行为紧密相关,对家庭、社会生产力破坏极大。由于对该病和感染者的不正确认识而产生的歧视和处理不当引起的社会不安定事件也屡见不鲜。它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和广泛流行,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感染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然而,随着全球艾滋病流行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近两年艾滋病的传播速度也呈倍增趋势。截至1997年9月,疫情已波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千多例,据国内有关单位专家以组分法和德尔菲法测算,我国艾滋病病毒实际感染数应为15万-20万。加之卖淫、嫖娼、吸毒等易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存在,我国面临着艾滋病大面积加速流行的严峻局面。

         缺乏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是造成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原因。通过宣传教育把有关预防知识交给群众,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是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国一直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主要措施,但是目前疫情迅速发展的形势,与艾滋病控制有效国家相比,我国宣传教育工作尚缺乏深度、广度和持久性,广大群众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机会十分有限。宣传活动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每年年底的一段时间;在内容上,对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和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宣传不够,关于推广使用避孕套防病和正确开展性健康教育等敏感问题缺乏统一认识和政策;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组织工作主要在卫生部门,其他部门虽然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总体上讲,全社会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大众媒介的充分参与亟待加强。1996年10月3日国务院召开了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10月16日-19日卫生部召开了全国艾滋病防治会议,两会强调指出,目前是遏制我国艾滋病快速增长势头的关键时刻,必须不失时机地落实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并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根据国务院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的要求,在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强调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精神,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报道各级政府负责,各部门参与,全社会动员,协调配合、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减轻艾滋病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危害的工作情况和成功经验。

         2、结合法制和道德教育,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及公民义务献血和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对有意造成艾滋病性病传播,触犯有关法律、法规的重大案例要根据中央的宣传精神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见适时予以报道。同时进行遵纪守法,严禁吸毒、贩毒、嫖娼、卖淫,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洁身自爱、保持童贞、忠于配偶、白头偕老等),树立健康积极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的教育。

         3、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是大众媒介、宣传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对广大群众的宣传,要以大众传媒为主,开展有计划、经常性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形式,如公益性广告、健康与生活话题等。各类院校、宣传教育部门要在现行健康教育课程(活动)或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中增加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内容。营业性娱乐场所、流动人口聚集的场所和出国人员较多的单位要备有宣传资料,开展适宜的宣传教育活动。

         对重点人群的宣传要在卫生、宣传和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安排下开展活动。要采取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宣传方式,如热线电话、医生咨询或通过制订乡规民约的家庭、社区教育,以及由非政府和社区组织开展心理咨询、同伴教育等进行宣传。选择性地报道这类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好典型,促进全社会,特别是社区对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关心和参与。对妇女收教所、戒毒所、劳教所、监狱等场所的特殊人群的宣传,在依法加强思想、文化、技术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及其他宣传活动中增加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的内容。

        各部门要对负责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干部,特殊人群的管理人员和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热线电话、咨询机构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和管理。

        

         二、把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政策性。

         1995年11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制订下发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提纲(试行)》介绍了艾滋病的病原、传播途径、预防手段等知识及开展宣传教育原则、内容、政策和技术等,为各地、各部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经过一年的试行、修改后,可继续作为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工作的参考文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宣传要点:

         1、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个人、家庭、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严重危害。报道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数据和情况,可用国内外的具体实例教育人们,如针对目前赴泰国、马来西亚旅游、探亲和经商活动日益频繁,适当宣传东南亚地区的流行情况,以唤起人们的警觉。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要科学地宣传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及主要高危行为,如共用注射器吸毒、不良性行为、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供输血液、注射、美容或其他侵入人体的操作等;同时要告诉人们艾滋病不通过一般公共活动传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强调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在提法中不宜用"绝症""超级癌症"之类词,应使用"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的提法。

         3、防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宣传,要明确:(1)歧视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反而极易成为引起社会不安定的因素;(2)每个人都必须懂得预防知识和措施,否则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3)感染者是无知和疾病的受害者,与其他病人一样需要人们和社会给予人道主义的关心和帮助,即使是由于有过某种过失行为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也是受害者。要适当报道关怀帮助感染者和病人的典型事例。

         三、其他有关问题宣传原则

         由于艾滋病的传播,在相当程度上涉及法律、伦理道德和个人隐私等社会问题,防治工作中正确处理治本与治标宣传的关系也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治本是结合法制和道德教育进行防病教育,治标是借鉴国外的某些成功经验,如宣传推广使用避孕套防病及吸毒者在戒毒前不共用注射器以防止艾滋病的传播等。因此,要实事求是地理解治本的长期性和防病的紧迫性,讲究宣传策略和方法,其宣传方式须与国情及其他相关政策协调一致。

         1、关于推广使用避孕套预防性病艾滋病传播的宣传

         根据国务院批准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中对推广使用避孕套的要求,结合防病话题告诉人们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孕,还能预防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性病、艾滋病等。同时要让人们认识到避孕套的防病作用是建立在正确使用的基础上,理解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的效果并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避孕套要安全。由于避孕套具有避孕和防病的双重功能,因此即使已经采用了上环或结扎等避孕措施,为了防病仍需使用避孕套。

         要避免将避孕套作为卖淫佐证的报道。

         2、有关艾滋病疫情的报道

         各地要随着疫情的发展,及时报道当地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帮助群众认识艾滋病,自觉预防艾滋病。在艾滋病疫情报道中,凡涉及感染者、病人的个人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公开泄露,电视影像的遮挡必须可靠。涉及艾滋病疫情的报道,数字要准确,发稿前应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核实。

         3、关于通过不规范、不安全的供输血、注射、牙科检查治疗等侵入人体医疗操作传播艾滋病的案例以及其他有关违法案例的报道,为不影响正常的执法管理和医疗卫生工作秩序,发稿前应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审理案件的公安、司法部门核实。

         4、报道艾滋病治疗药物和防治成果时要特别慎重,必须经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核实。失实的报道,不但会误导群众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可能触犯国家有关药品法规,也有损国家形象。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中国艾滋病工作民间组织全国(工作网
络)联席会议邮件组"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hina_hiv_aids_cbo_network@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hina_hiv_aids_cbo_networ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_hiv_aids_cbo_network?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